王小林,男,1983年10月出生,陕西大荔人,教授,硕士研究生导师,中国科学院老员工态学博士,现为设施农业科学与工程教研室教师,工作以来先后承担本科生《植物生态学》《土壤学》和研究生《旱农学》等专业课程教学工作,坚持立德树人、行为世范的教师职责。主持各级以上项目7项,其中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2项,获评秦岭生态保护“青年学者”,榆林市优秀青年科技工作者,担任陕西省农作物学会理事、榆林市青年科技工作者协会副会长、《干旱地区农业研究》青年编委、《山西农业科学》编委,主要从事旱地作物节水生理和根土界面水肥高效利用机理研究。
学习经历:
2007年毕业于贵州老员工命科学学院,获理学学士学位;
2012年毕业于西北农林科技大学林学院,获理学硕士学位;
2016年毕业于中国科学院大学教育部水土保持与生态环境研究中心,获理学博士学位。
工作经历:
2025.01-至今,248cc永利集团,教授
2019.11-2024.12,248cc永利集团,副教授
2016.07-2019.11,248cc永利集团,讲师
科研获奖:
2024年陕西省农业科技推广奖一等奖(排第四);
2024年陕西省高等学校科学技术研究优秀成果三等奖(第一);
2024年榆林市优秀调研报告一等奖(第二)。
代表性科研项目:
1.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黄土旱区根土界面养分调控提高谷子水分养分利用效率机制研究(31751001),主持;
2.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黄土旱区基于根土界面土壤C/N调控的谷子根系水分高效利用机制研究(41967013),主持;
3. 榆林市科技局产学研重点项目:《陕北旱区谷子耗水规律及节灌增产增效技术研究与示范(CXY-2022-70),主持;
4. 陕西省自然科学基础研究计划重点项目-黄土旱区土壤C/N调控大豆根系水氮高效利用的生理生态机制(2021JZ-55),主持;
5. 陕西省科技厅自然科学计划项目-有机肥-化肥配施提升谷子产量和WUE的生物学潜力研究(2018JQ3053)主持;
6.陕西省教育厅专项项目-陕北旱区土壤水肥调控对谷子根系性能的影响研究(17JK0904),主持;
7. 榆林市科技局产学研合作项目-黄土旱区大豆集雨补灌增产增效技术研究(2019-106-2),主持。
8. 主编教材《土壤环境指标测定方法与分析指导》,2022,中国农业出版社;
9. 参编专著《设施果蔬优质高效栽培》,2019,中国农业出版社。
近五年发表代表性论文:
1. Zhou T, Liu Q, Yang S, Wang Z, Zhang P, Wang Xiaolin*, Ji Xiaoling, Zhang Xiong. (2025) Optimized fertilization patterns increase foxtail millet biomass on the distribution and transformation in Loess Plateau of China. PLoS ONE 20(2): e0318199.
2. Liu Y, Liu C, Wei L, Zhang X, Liu Q, Bai J, Xiaolin Wang*, Suiqi Zhang. Additional organic and bacterium fertilizer input regulated soybean root architecture and dry matter distribution for a sustainable yield in the semi-arid Region of China. PLoS ONE, 2024, 19(7): e0305836. https://doi.org/10.1371/journal.pone.03058361.
3. Zhou, T.; Zhang, H.; Liu, Q.; Wei, L.; Wang, X*. Effects of Fertilizer Application Patterns on Foxtail Millet Root Morphological Construction and Yield Formation during the Reproductive Stage in the Loess Plateau of China. Agronomy 2023, 13,2847.https://doi.org/10.3390/agronomy13112847.
4. Li-Chao Wei, Hua-Ping Zhang, Xiao-Lin Wang* and Sui-Qi Zhang. Improved Water Use of the Maize Soil–Root–Shoot System under the Integrated Effects of Organic Manure and Plant Density. Agronomy, 2023, 13, 1172, https://doi.org/10.3390/agronomy13041172 (IF=3.7).
5. Xiaolin Wang, Jiakun Yan, Xiong Zhang, Suiqi Zhang, Yinglong Chen. 2020. Organic manure input improves soil water and nutrients use for sustainable maize (Zea mays. L) productivity on the Loess Plateau. PloS ONE, 15(8): e0238042 (IF=2.74)
6. 白计玲, 张旭东, 纪棨云, 胡丹丹, 刘瑜, 刘楚华, 王小林*. 生物炭类型和施用量对陕北黄绵土土壤理化性状和谷子生长的影响. 北方农业学报, 2024, 52(1): 36-45.
7. 白计玲, 纪棨云, 王小林*, 张雄. 生物炭添加对黄土旱区土壤水肥环境及谷子产量形成的影响. 土壤与作物, 2024,13(2): 225-234.
8. 胡丹丹, 刘 瑜, 纪棨云, 吴雨晨, 刘楚华, 王小林*. C /N 配施对旱作谷子根系形态分布及土壤养分的影响, 陕西农业科学2024, 70(01): 81-85, 91.
9. 张惠, 王小林*, 常苗苗. 毛乌素沙地樟子松人工林生理生态特征对灌水强度的响应 [J]. 西南林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 2024, 44(4): 1–7.
10. 刘楚华, 刘瑜, 纪晓玲, 张雄, 王小林*. 施肥方式对大豆不同生育期生长发育及产量的影响. 陕西农业科学, 2023, 69(01): 51-58.
11. 胡丹丹,纪棨云,刘琳琳,王倩怡,王小林*. 生物炭配施氮肥对谷子营养生长期光合生理及生物量分配的影响. 山西农业科学. 2023, 51(3):285-292.
12. 纪棨云, 安月圆, 纪晓玲, 张雄, 王小林*. 黄土旱区土壤C/N调控对谷子根系形态及产量的影响. 陕西农业科学, 2022, 68(12):1-6.
13. 王小林, 张盼盼, 纪晓玲, 张静, 张雄, 乔文渊. 黄土塬区施肥策略对大豆生物量分配及转化积累的影响. 中国农学通报 2021, 37(33): 23-29.
14. 王小林, 张盼盼, 纪晓玲, 张静, 张雄, 梁鸡保. 黄土塬区施肥模式对大豆根系形态构建及产量形成的调控作用. 大豆科学, 2021, 40( 6): 813-820
15. 刘琳琳,王倩怡,王小林*,张雄. 2020. 氮肥施用量对谷子营养生长期形态发育和生物量分配的影响. 陕西农业科学,66(2):26-30.